2020年4月24日
画廊周北京2020荣幸携手收藏家伙伴们,分享他们在艺术世界的旅程。在“收藏之道 Story of the Collection”专题系列采访文章中,你将能读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位收藏家的故事。希望这些故事也能够陪伴你,一同开启五月的北京艺术地图。
- 第 2 辑 -
无论是从西方的文艺复兴到当代艺术,还是从中国的汉唐宋到今天,虽说是脉络不同,但是有一个共性:人类需要艺术,需要辉煌的,慰籍的,想象的,甚至颓废的艺术,来表达自我,来记录每个时期的"当下"。—— 贾明辉
贾明辉女士60年代出生于北京。1987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学习生活了5年。1992年协助Collin Beer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小型澳大利亚风景摄影个展。2006年支持朋友在798开办画廊(Being 3 Gallery)。2015年支持DRC12号空间的开办。作为VIP客户被邀请参加过巴塞尔艺术节,迈阿密巴塞尔,第一届香港巴塞尔,纽约军械库,Frieze London and Frieze Master,卡塞尔文献展等,期间参观了艺术家工作室和私人藏家的收藏。2019有幸被邀请加入洛杉矶哈默美术馆理事会(未应允中)。
与艺术结缘
一个循序渐进的体验过程
大家的粘合剂是艺术,艺术,还是艺术
我基本上不属于收藏家之列。从出生至今的几十年,有幸与艺术结缘,艺术和艺术品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开启我个人审美的一把钥匙。
尤其是近20年对当代艺术的关注,更是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观展、听学术报告、参加艺术节、收藏等具体活动,结识了一些好朋友,其中不乏艺术家、学者、从业者、藏家和爱好者。大家的粘合剂是艺术,艺术,还是艺术。
艺术品的收藏及观赏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验过程。显而易见的通过"物",直接的说颜色、材质、形状等,打开另外一扇观察自我和世界的门,发现多种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来呈现我们的日常生活,情感和精神世界。这种触摸、观看的过程,就象是一瓶优质的香水,一杯上好的红酒,回甘无穷。我们会从作品中,更直接形象地了解自己和他者,和世界的关系,从艺术家的创造中,看到无限的可能性,甚至看到我们平时无法表达的情感和精神(受技巧制约)。
收藏故事
一位艺术家的三件作品
我收藏到了"心仪的艺术家"
我从2013关注艺术家鞠婷。这件“无题”是在“艺术8”爱马仕赞助中国年轻艺术家,年度展时发现的。当时鞠婷正怀孕,说未来一段不会创作了,我喜欢她在一个朋友家的另外一件作品,既然就剩这幅了,就买了回来。
图片由贾明辉女士惠允
后续2015年,星空间在七棵树艺术区为她办了个展。我当时看上一幅耀眼感人的绿色作品,可是画廊说艺术家本人不想出售,只好搁置。阴错阳差,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艺术家本人,去了她的工作室,非常愉快地喝茶聊天。但是没有合适的作品。
2017年我回到星空间,发现和收藏了这幅2015的“珍珠”,并结识了画廊主房方。房方温婉地讲述了他的艺术观,并对我较偏执的收藏观提出校正建议。自此,我们变成了可以畅谈艺术的朋友。
图片由贾明辉女士惠允
这是去年购得的新作一幅,明显的出现了一种变化。随后鞠婷去了澳大利亚做驻留。
图片由贾明辉女士惠允
我选中鞠婷,首先自然喜欢她的天然质朴的表达,喜欢她和丈夫小秦的为人,价值观及艺术观。我收藏到了"心仪的艺术家"。
新晋藏家
如何记录每个时期的“当下”
藏家越多样
艺术市场会越来越活跃
1. 根据自己的环境和经济状态,最好找专业画廊讨论收藏规划。信誉好的画廊经验值得参考借鉴,艺博会更是画廊云集,节省时间。
2. 拍卖行的拍品。美术馆的艺术家个展有风向性投资指导。
3. 系统系列的收藏。能更加的深入和有连贯性( 某一类作品,或某一时期,甚至某些艺术家),艺术史和有经验的藏家是最好的老师。
4. 居家装饰,则根据个人的喜好即可。
总之,藏家越多样,艺术市场会越来越活跃,艺术家得到支持后,创作也会更加的繁荣。艺术的意义和作用显而易见。无论是从西方的文艺复兴到当代艺术,还是从中国的汉唐宋到今天,虽说是脉络不同,但是有一个共性,人类需要艺术,需要辉煌的,慰籍的,想象的,甚至颓废的艺术,来表达自我,来记录每个时期的"当下"。
如今,收藏话题在中国引起了越来越高的、跨行业的关注度。画廊周北京邀请到国际视野中重要的资深藏家,讲述他们个人的收藏经验和藏品背后的故事,分享各人未来的收藏计划以及正在密切关注的艺术家实践动向。从各有见地的收藏之道中,你将会获得进入收藏领域前的准备、开始第一件收藏时的建议、推荐的收藏途径和收藏方向上的指导建议。
了解画廊周北京最新动态,请扫上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