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定艺 × 王之博
「在目光交汇中,
捕捉瞬间的复杂性」
“在某些时刻,
我们如钢铁般强硬,
如塑料般轻盈,
某些时刻又被肉身的沉重所扑倒。”
王之博在柏林工作室工作 2020
图片由艺术家和马凌画廊惠允
摄影:张震扬
01
“在挪动和被困中探寻真相”
因全球疫情的爆发,从去年初开始王之博一直被困于柏林,而最近的系列创作正是在柏林的工作室中完成的。这种挪动和被困让艺术家看清了身后被让出位置的模样和状态。
全球疫情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助燃剂效果,让艺术家关注到无数在疫情引爆下发生的惊人事件。而这些让人困惑的情境让两种社会体制无比清晰地呈现在王之博面前。宛如做了一次鲜活的解剖,艺术家的个体感受也随此变得无比分明。
“他不再有人的模样”展览现场
马凌画廊,上海,2018
《古典诗学原则》,2018
她说:“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在我的画面上,在我最近的绘画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一种明确的关于类似于重力引起的不同物质的下坠角度,精神对于物质重量的影响,漂浮感之类的讨论。我感兴趣于人的精神如何影响他的行为,而哪些时刻让他坚信,他一直纯粹地站在人的位置上,而没有跌落成物。”
02
“试图揭开认知的复杂性”
出生于1981年的王之博,在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后一直用别具匠心的油画创作,模糊我们对于空间和时间的认知。在主题上她超越传统主义,从地理、历史、人口和建筑角度追寻关于现实的怪诞范畴,既新奇又充满挑战。
《背光》,2016
《沉迷》,2016
她最近几年的工作一直围绕如何在画面上体现对象的复杂性而展开,而这种复杂性特指艺术家所体验到的复杂性。以一张2018年的自画像为例,王之博发现她无法只是单纯地描摹某一时刻她的形象,对镜写生也画不出她在某些时刻流露出的男性气质。
《母的!(自画像)》,2018
由艺术家和马凌画廊惠允
而她认为别人眼中和自我认识下的自我,这一刻和下一刻的自我认识都是不尽相同的,在这一认知下,她希望画出其中的波动、挣扎、他人目光的交汇和自我的怀疑。
03
“平面不止是平面”
王之博并不追求高效的创作方式,一件作品大多需要三到四个星期来完成,有时候会更长。但对于她而言,过多的反复和犹豫同样可能会导致涂坏一张画,所以她也有勾勒小稿来记录想法的习惯,有时需要画三到四稿来定最后的小稿,最后再上画布。
即使她的大部分创作都围绕二维的平面展开,并不直接对着图片工作,但她却有收藏图片的图片,比如图书馆里过期杂志和画册的配图,科学普及书刊中的插画,及网络快餐图像中的节帧。从关注拍立得的第一次成像,军工领域的高清图像,到虚拟建模领域出现的算法、视觉呈现等等,她好奇图像在保留和传达信息方面的力量。
《浅黄++》,2018
由艺术家和马凌画廊惠允
对于王之博而言,图片能触发一个方向,而更多则是由画面上一个细微的局部来完成,所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她需要大量的图片来提供细节,有时候也需要摆拍。同样,不同材料和新工具的使用也能提供一种刺激。
画廊周北京2021
马凌画廊展览预告
王之博个展:表演者
展期:2021年4月23日-2021年5月20日
星期二至星期六:10:00-18:00,周日/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798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
酒仙桥4号798艺术区内798中二街D09-8
王之博(b.1981)的创作实践探讨了绘画中如何拉伸,浓缩,扭拽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和复杂性,借以探讨二维视觉在表达维度空间的可能性,以及人类视觉经验的演进在画面的体现。一层轻薄的雪精致地覆盖着热带景观;玻璃陈列柜里摆放着一系列人类学展品;模糊视线中相对而坐的母亲和小孩;每一个作品都呈现了王之博从地理、历史、人口和建筑角度所追寻关于现实的怪诞范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王之博创作别具匠心的油画作品,模糊我们对于空间和时间的认知。在主题上超越传统主义,既新奇又充满挑战。她的作品呈现了我们视觉经验的变化,正如水中倒影:通过绘画来表达对象的多质化。
作为一位被高度赞誉的中国画家,她在2008年获得了罗中立奖学金。其个展曾在纽约军械库(2013)展出;她的作品也曾在柏林时代美术中心(2019),巴黎Villa Vassilieff(2017),重庆美术馆(2015),悉尼Penrith Regional画廊(2014),台北当代艺术馆(2008),北京今日美术馆(2008),上海美术馆(2007)展出。王之博作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女性艺术家之一,其作品被收录在艺术作家Luise Guest 2016年出版的《半边天:与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对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