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 中文/EN
自由定艺
里克力·提拉瓦尼 & 托马斯·拜勒:单调

自由定艺 × 里克力·提拉瓦尼 & 托马斯·拜勒

 「单调」


“我在地狱中央找寻到了冥想

随后借助冥想

成为自由的艺术家”

——托马斯·拜勒


“单调是内在的混乱

混乱是缓慢的

而人们对缓慢感到恐惧”

——里克力·提拉瓦尼



三月的一天,84岁的托马斯·拜勒(Thomas Bayrle)从德国飞往纽约,借着画廊周北京项目“明日之问”的契机,与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同框开启了一场关于“单调”的对话。


图片

艺术家托马斯·拜勒(Thomas Bayrle)

图片

艺术家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


年轻时的拜勒曾经在德国南部的一家纺织厂当学徒。他看着机器上几千根经线与纬线交织成图案、肌理,他的耳朵被隆隆作响的机械声侵蚀,仿佛身处一间“生产地狱”。艰苦的工作环境、单调的大批量生产无疑给拜勒带来了烙印,但却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石。在拜勒创造的“超级形态”(Superform)中,数不胜数的图像单元被层层叠叠在一起,就如经纬线的交织一样,一幅全新的宏伟形象跃然纸上。


图片

托马斯·拜勒,《树皮甲虫》(1985),油彩、刨花板


工厂与机械的单调不仅是形式上的,它也作为一种感受裹挟着工作者,使其陷入冰冷、枯燥且赤裸的社会现实。然而,当拜勒作为自由的艺术创作者时,他反而从单调中获得了解放。尽管运用了极端的重复手法,但拜勒的作品绝不落在“单调”的范畴内。他的作品总是被色彩铺满,图案诙谐幽默,跳跃在波普、欧普与抽象艺术之间,徜徉在自己构建的视觉盛宴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托马斯·拜勒1970年代创作的舞者墙纸


对话中,拜勒的思绪飘向曾经前往提拉瓦尼创办的土地基金会(The Land Foundation)拜访的回忆:“我永远无法忘记那黑夜中漫天飞舞的白色小点……那是多么惊人的一瞬,让我意识到人类永远无法模仿那一刻:高速和静止的同在,只存于自然。”


图片

图片

里克力·提拉瓦尼《土地》展览现场,土地基金会,泰国

©  Rirkrit Tiravanija

照片由艺术家和格莱斯顿画廊惠允


提拉瓦尼来则对拜勒所言在“单调”中达成的冥想境界感到共鸣。他没有固定的工作室,他代表性的艺术项目以“参与”和“挪用”为核心:艺术家常常亲自为观众烹饪来自家乡的泰式炒米粉、泰国咖喱等,还将展厅变身成为乒乓球馆,让观众们切磋球技。这些引自日常的点滴或许对于有些人是淡而无味的,但这种单调会造成一种内在的混乱,它缓慢并让人感到恐惧——因此在这些挪用至展览情景的日常元素中,提拉瓦尼佐以香料、热情与创造力,使其拥有了新的生命。


图片

里克力·提拉瓦尼进行名为《无题(泰式炒河粉)》[untitled 1990 (pad-see-ew) ] 的项目,图中右一为正在制作食物的艺术家,该项目为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馆藏

图片

里克力·提拉瓦尼,《无题(泰式炒米粉)》(1990),混合媒介,保拉·艾伦画廊(Paula Allen Gallery)展览现场


“当你身心愉悦,做好准备专心投入生产化事务之时,‘单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感觉。” 正如拜勒能在机器的噪声中进入冥想,提拉瓦尼能在日常饮食中重新定义艺术创作,单调或许正是通往美妙副歌的一段必要的前奏。


图片

里克力·提拉瓦尼“明日之问”展览现场,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2016

图片

里克力·提拉瓦尼“明日之问”(Tomorrow is the Question)展览现场,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



画廊周北京2022 展览预告

「明日之问」

时间:2022.6.24-7.23

地点:北京798艺术区A08大楼二层


展览介绍:

格莱斯顿画廊将在2022年画廊周北京期间呈现特别项目,这是格莱斯顿画廊参与画廊周北京的第二年。作为对本届画廊周北京“共享”主题的回应,展览将呈现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的与德国艺术家托马斯·拜勒(Thomas Bayrle)的作品,后者是提拉瓦尼在法兰克福施塔德尔艺术学校(Städelschule)求学期间的好友。


艺术家介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里克力·提拉瓦尼(1961年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一直将他的艺术创作与社会参与的道德伦理相结合,邀请观众将作品激活。

提拉瓦尼的个展包括伦敦ICA(永久装置)、华盛顿特区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2019)、新加坡国家美术馆(2018)、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2016)、莫斯科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比勒费尔德市里博物馆(2010)、卡塞尔Fridericianum艺术馆(2009)、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伦敦蛇形美术馆(2005),以及鹿特丹博伊曼斯·范布宁根博物馆(2004)。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和资助,包括2010年的绝对艺术奖(Absolute Art Award)、由纽约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颁发的2004年Hugo Boss奖,以及2003年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Lucelia艺术家奖。

提拉瓦尼现居纽约、柏林和清迈,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担任教职,同时也艺术家、艺术史学家和策展人共同发起的集体项目是乌托邦站(Utopia Station)的创始成员和策展人。他还是位于泰国清迈的“土地基金会”(The Land Foundation)的教育生态项目的主席,该项目是位于曼谷的名为“VER”的集体替代空间的分支。


托马斯·拜勒于1937年出生于德国柏林,现生活和工作于法兰克福。1975年至2005年间,拜勒在法兰克福Städelschule担任教授,并影响了诸多在此求学的国际知名艺术家。他曾参与第三、六、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1964,1977,2012)、杜塞尔多夫von hier aus(1984)、第50和53届威尼斯双年展(2003,2009)、第二届广州三年展(2005)、第四届柏林双年展(2006)、第六届和第八届光州双年展(2006、2010)、第比利斯三年展(2007)、第十六届悉尼双年展(2008)和第八届釜山双年展(2012)等。最近的个展包括纽约新博物馆的回顾展“游戏时间”(Playtime,2018);以及维也纳应用艺术/当代艺术博物馆(MAK)的个展“如果它太长——让它更长”(If It's Too Long - Make It Longer,2017)。2012年,拜勒荣获卡塞尔文献展阿诺德·博德奖(Arnold Bode Prize)。

拜勒的作品在国际上许多美术馆和机构展出,包括法兰克福Portikus(1990,1994);法兰克福施泰德美术馆(2002);法兰克福MMK现代艺术博物馆(2006);科隆路德维希博物馆(2008);巴塞罗那当代艺术博物馆;日内瓦现代艺术博物馆(2009);慕尼黑伦巴赫之家美术馆(2016);以及迈阿密当代艺术学院(2016)。比利时布鲁塞尔WIELS当代艺术中心曾于2013年举办了拜勒的大型作品回顾展,并巡展至意大利那不勒斯MADRE。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2024.5.24-6.2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2024.5.24-6.2 Gallery Weekend Beijing 2024.5.24-6.2